毛明辉:从退稿到年发千稿的写作之路

更新时间:2014-05-07 18:26:50 来源: 作者: 浏览:6959次 评论:0

导读:  毛明辉本人。  (通讯员 武美 报道)2014年3月,山东泰安市直机关工委召开全市机关党的工作会议,表彰2013年度“幸福泰安”文学作品展示获奖名单,东平黄河河务局青年职工毛明辉采写的散文《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获文学类一等奖。  熟悉毛明辉的人知道,这..

  毛明辉本人。

  (通讯员 武美 报道)2014年3月,山东泰安市直机关工委召开全市机关党的工作会议,表彰2013年度“幸福泰安”文学作品展示获奖名单,东平黄河河务局青年职工毛明辉采写的散文《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获文学类一等奖。

  熟悉毛明辉的人知道,这已不是他第一次获奖。自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获得“全国报纸副刊铜奖”、“山东省十佳业余记者”、“光明日报社鲁南频道优秀通讯员”、“2013年中国水利网年度作者”、“黄河报(网)优秀通讯员”、“山东黄河新闻宣传先进个人”、“山东黄河好新闻三等奖”、“实现中国梦,青年当先锋征文比赛一等奖”、“东平县优秀作家”等三十余项荣誉称号和奖牌,并于2014年3月加入黄河水利委员会作家协会。

  初识毛明辉,话不多,中等身材,皮肤偏深,让人很难将眼前这个人和当过兵的联系起来,更不用说风雅的文人了。但他确实是个一年写了近千篇稿件的人。说起和文学打交道的初衷,他还有点不好意思。2003年,刚满十八岁的他中专毕业后穿上了军装,成为山东烟台海岛的一名卫生兵。一天,部队《前卫报》社来连队选通讯员,点名要走了一名战友,毛明辉深受触动,“做一名报社通讯员”的梦想从此在心底扎根。

  从此,部队阅览室他成了常客,因为那里有最新的报纸和杂志,这是学习的最佳方法。每周日自由活动,其他战友选择打牌、看电视等消遣时光,他却在阅览室一蹲就是一整午。有次,他入迷的看杂志,阅览室管理员以为里面没人了,把他锁在屋里,后来吃饭的时候部队领导发现他不在,命战友四处寻找,害得他所在一个班排的所有战友跟着罚站,还围着海岛跑了五公里,饭也没吃成,跑得都想吐,令他记忆犹新。

  虽然战友跟着自己被罚,他很内疚,但是丝毫没有减少他对写作的执著,依然是阅读室的常客。每周连队举行条令条例考试,他连续几次得了第一名,按照惯例,第一名可以说说自己的要求和愿望,他毫不犹豫地说需要一些信封,部队领导认为他想家了,就给了他三十多个信封,还特地安排他给家里打了十分钟的报安电话。其实,他要信封不只是给家里写信,还要给报社投稿,那时还不像现在用电脑发邮件这么普及。业余时间,他模仿着报上的“倒金字塔”消息写稿,一篇篇稿子投出去,犹如石沉大海,有时还遭到个别战友的讥笑。有一段时间,他灰心过,苦恼过,也想过放弃,但不久,他转变了思想,认为当兵的,什么也不怕,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成功。接着调整好心情,选择继续写,一直坚持到退伍,但也没投中一篇,这成了他心中最遥不可及的梦想。

  带着梦想,2005年12月,毛明辉从部队退伍,在河南开封黄河水利学院脱产学习后,走进了山东东平黄河河务局,成为了一名黄河新兵。每年黄河汛期,节假日单位需要大家轮流值班,“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他,更多时候是替别人周末值班。空荡荡的大楼,安静的很,特别到晚上,只能听到楼道卫生间里水管滴答的声音。这空闲的时间,何不写写白天黄河发生的事呢。军营的梦想再次点燃,更多时候,他伏案写稿,写了删,删了写,重复好几次,然后投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山东黄河的主流媒体网站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处女作:《行道林有了“树保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余字,足以让他高兴了许久,又过了几天,黄河报三版又发表了他第一篇散文:《藏在衣兜里的爱》。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熬夜“爬格子”成了常态,有时为赶一篇新闻稿加班到凌时四五点,有时为发一篇时效性强的稿子在单位停电的情况下,搭公共汽车去邻镇的网吧投稿,新闻上稿量逐渐多了起来。当年在各类网站、报社、杂志等媒体发表消息、通讯、图片等体裁的稿件近千篇,年底他的名字出现在上级新闻宣传通讯员表彰文件中。

  一个人要想不断提高写作知识,就要不断的学习。他利用各用机会深入到辖区一线,近距离与黄河亲密接触,用心了解的人和事,回家后把看到的记录在本上,反复构思写稿。每次出差,他都会去当地的新华书店逛逛,买几本新闻书籍学习业务知识。几年来,他写稿的稿费都用于买新闻写作方面的书籍和购置与写作有关的物品。为了更系统地学习更加专业的新闻知识,他参加了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函授本科学习,购买相关的网络视频讲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业务知识不断积累,新闻综合知识不断拓宽,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更加得心应手。在2012年,他作为通讯员典型在山东黄河、东平湖管理局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分别作交流发言,并被其他兄弟单位邀请作写作心得交流。

  “鲜活的新闻是跑出来的,新闻的源头也是从泥土的一线挖出来的。众所周知,新闻细节真实、好看、动人,可要找准细节真不容易,需要敏锐的新闻观察和洞察力,去一线亲身感受才行。”毛明辉始终这样认为,也是这样做的,促成了他的新闻写作风格:鲜活、朴实、细节刻画到位,现场感十分强烈。

  每年春节,毛明辉都会收到一条祝福短信,内容很简单:“春节快乐,希望有时间来闸上玩,祝好。”发信人是东平黄河出湖闸管理所庞口闸守闸同事张宗勇。

  他第一次去庞口闸采访那天,骑着电动车从单位出发,走在颠簸的乡间小路上,半途时电瓶没电了,硬是推着去的,十多里的土路,近两个多小时才到达,他坚持认为只有到现场写出来的稿子才鲜活。通过交谈,涵闸的人和事深深感动了他,他把地处位置偏僻、生活枯燥而艰苦的涵闸守闸、护闸、养闸职工张宗勇,写成了2000余字的通讯《无悔的青春耀涵闸》。文章在中国水利报、黄河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曾引起不小的反响,涵闸的条件也在逐渐改善。在2012年,《无悔的青春耀涵闸》一文被泰安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实现中国梦,青年当先锋”征文比赛一等奖。

  2012年元旦,南水北调八里湾泵站工地正如火如荼的建设着,工地犹如一摊烂泥窝。用毛明辉的话说,“走在泥泞的工地上,脚下像长了吸盘一样,每行动一步都特别困难。”采访归来,一篇通讯稿《元旦,走在感动的工地上》一气呵成,图文并茂,并以最快的时间发表,与读者形成共鸣。

  自2010年以来,毛明辉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勤奋钻研写作技巧,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散文、通讯、消息、评论等二千余篇,采写的作品《幸福百合因爱芬芳》获全国报纸副刊铜奖,散文《父亲的板胡人生》、《逝去的老井》、《有水真好》连续三年获东平县姜广利文学奖,通讯《一个人的通信站》、《老涵闸的春节》、《一天不上堤,心里七上八下的》、《冰映火炬如歌》等三十多篇通讯在多家媒体发表、转发。先后在《中国水利报》、《黄河报》、《黄河政工》、《山东黄河》、《大江文艺》、《教育周刊》等全国多家报刊发表通讯、消息、评论、散文、小说、随笔等二十万余字。

  志当存高远,人生贵追求。曾记得电影《女人香》的男主人公说过的话,“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都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但我们不去选它,因为我们知道,正确的路有多难走。”在我看来,毛明辉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他用军人的顽强和执著,迎难而上,努力前行,为了心中的梦想,不断地收获着希望

免责声明:《毛明辉:从退稿到年发千稿的写作之路》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